#為什麼我又開始寫了 #Jivan媽媽真情告白
不太會適當的表達自己,因為找不到相應的字來演繹我的多感,所以總把激動、感動、感受,甚至是委屈與自視藏在心裡。也不是不想留下痕跡,就是,倘若一寫太矯情,或是說不清楚誤會了自己,倒不如平平靜靜的。
我是喜歡文字的,但從未想過靠文字養活自己,文字的重量不需衡量,那是靠相信和共鳴才擲地有聲。後來,育嬰假帶小孩的日子,我回到熟悉的文字裡找初心,讓愛找到洞穴呵護。真正把文字當呼吸後,才不那麼害怕因為太愛孩子而忘了自己。全國作文第一名、麻省理工文章發表、中文系優秀畢業生、研究所榜首,那些烙在身上的頭銜,是生鏽的過往,不及將最真實的感受,找到最適切的文字。還有把書寫當作對話,挖掘自己、溫柔他人。
我開始亂七八糟的寫。一開始,是懷疑自己怎麼對生活的起伏這麼雲淡風輕,只有Ra明白我平淡口吻背後,有殷殷渴望。然而,閒置太久的筆鋒鈍了,笨拙的不知該如何拋光,就這樣有一搭沒一搭的塗塗改改。直到認識了Carol 凱若媽咪的教育實驗,她只用一個留言「妳文筆這麼好,也來寫吧!」像場及時雨般拉了我一把,給我繪製藍圖的希望,讓我知道「我還可以努力一下」。
從來沒有人鼓勵我「寫吧!」除了全心支持的Ra,再來就是親子作家凱若的那句話,舉足輕重。於是,我試著投稿,被退件的、石沉大海的、刊登轉載的;半年下來的小堅持,宣洩了自己,記錄著這個小家庭與孩子成長的點滴,也檢視自己身為老師的教育方式。小Jivan睡後,我才有時間整理思緒,Ra總陪在一旁看書,用他的體貼支持我繼續寫,當然,他偶爾也會抱怨我花在他身上的時間少了。深夜後,看著兩位親愛的男人已呼嚕大睡,我會傻笑地揶揄自己:「不寫無法睡,寫了沒得睡」,失眠啊!可這樣的寄託是種快樂,更開心的,是路上有伴、有一點點回饋。
近期投稿的一篇文章,不可思議得到六萬次瀏覽、兩千多筆分享、四個網路平台轉載;不因為我是誰,而是文字記錄的當下感受,有人點頭搗蒜,有人活在同溫層,心有戚戚。若沒有跨出第一步,怎麼知道書寫的力量?在這個世代,文字有人細細讀,是寫作者的幸福;更難能可貴的,是相知相惜。
這天,能幹的凱若出書了。我得意自己在一年半前的大海裡,撈到她的好文好見地,當時她根本不知道我是誰啊!就是一個胡亂加她好友的新手媽媽吧?結果,很感謝她成了我的網路閨密,遠距離相伴,我一路瞻仰著她的果敢和認真,影響著新一代的教養觀。對,是仰望,顯得我渺小,而讓夢想成長。
預購就再版,她的經驗,和德國婆婆的智慧,溫柔而堅定。媽媽們的好書推薦《#每一天的教養,#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》。少睡一點來閱讀,換孩子未來的獨立與笑靨:https://goo.gl/kUPnQr
#寫吧另一半的支持是很大的力量
#凱若媽咪肯定的一句話是推進器
#1Y5M12D小Jivan認真看書中的照片